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情況匯報.doc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情況匯報.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情況匯報.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匯報體會/情況匯報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情況匯報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基本情況 咸豐地處鄂西南邊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結合部,素有“荊南雄鎮(zhèn)、楚蜀屏翰”之譽。全縣版圖面積2550平方公里,轄11個鄉(xiāng)鎮(zhèn),185個村,總人口36.48萬人。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16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7.6%。這里有唐崖土司墓地群,有奇景通幽的黃金洞,有縣級深林公園的青靈山之美,有國家級原始深林公園坪壩營之秀。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南劇、民間歌舞地盤子、干欄吊腳樓建造技藝、刺繡等內容豐富、底蘊厚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僅是我縣各民族的驕傲,而且成為激勵支撐全縣人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近年來,為認真貫徹落實《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縣文化部門在縣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全縣上下掀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熱潮,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F將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面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為保護傳承夯實了物質基礎。 XX年6月,我縣正式啟動“非遺”普查工作,縣文體局在廣泛征求意見,充分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制定了《咸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案》和《普查方案》。在當年全縣半年工作總結會上,縣文體局對普查工作進行了全面布置,明確“非遺”保護工作由文體局領導、文化館為責任主體牽頭成立咸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文管所、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全力參與、配合。為提高普查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文體局召集鄉(xiāng)鎮(zhèn)文體中心、文化館、劇團、文管所等單位職工培訓會,認真組織學習了國家、省、州各級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文件、通知,詳細介紹了我縣文化遺產保護和“非遺”普查任務、要求,并就普查業(yè)務進行了系統培訓,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XX年7月起,縣文體局指示咸豐縣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抽調精干人員(主要涉及音樂、舞蹈、攝影、文字等)組成專班,首先從清坪鎮(zhèn)展開普查工作。截止20XX年春,完成清坪、忠堡、活龍、尖山、小村、大路壩、朝陽、黃金洞、高樂山、丁寨、甲馬池、丁寨等11個鄉(xiāng)鎮(zhèn)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蓋到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和所有村組。在整個普查過程中,專班人員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扎實細致的作風,克服經費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難度大、生活不習慣等實際困難,爬山涉水,走村串戶,遍尋民間藝人。尤其對重點項目、重點傳承人進行了深入調查,運用攝像機、照相機、采訪機等現代設備和人工手段詳細記錄所發(fā)現的山民歌、民間文學,以及普查到的各種民間技藝,從而掌握了大量珍貴的信息資料。對這些資料,普查人員還各司其職,邊普查,邊整理。椐不完全統計,我縣普查涉及項目50個,確認縣級名錄30多個,整理文字資料50多萬字,拍攝照片1400余張,刻錄cd光盤40多張,dvd光盤20多張,登記民間藝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調30支,民間故事、諺語100余條,新發(fā)現民間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間曲藝有黃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龍的“排排亮”,還收集有吊腳樓建造技藝、咂酒、油茶湯、繡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藝,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我縣民間藝術檔案信息庫,為建立縣級名錄作好了準備,為保護傳承夯實了內容基礎。 (二) “非遺”的保護傳承,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項目申報工作。 我縣在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的過程中,一邊認真開展普查,一邊積極進行申報。XX年5月,我們將南劇、地盤子、板凳龍三項民間藝術到省工商部門進行了注冊登記,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受理,使我縣以上三種重點民族文化藝術進入了法律保護程序,搶得了保護先機和制高點。在全州開展申報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工作中,我縣認真篩選南劇、地盤子兩個項目,組織專班編寫申報材料,制作申報電視專題片以及cd數據光盤和其它輔助材料,報送材料做到了及時、準確,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報工作的開展。XX年年7月,我縣南劇、地盤子被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我縣南劇被公布為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我們將干欄吊腳樓建造技藝成功申報了省級名錄;同時,我們還積極開展了“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的申報工作,20XX年,我縣朝陽寺鎮(zhèn)被公布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也初步形成了“一鄉(xiāng)一品”的格局。 (三) “非遺”的保護傳承,促進了我縣民間文化藝術精品的打造。 圍繞打造南劇、地盤子藝術之鄉(xiāng)的目標,我縣全面加強了對南劇、地盤子的保護和傳承。XX年縣政府撥款20萬元,創(chuàng)作排練了大型土家歷史故事劇《女兒寨》和民間歌舞地盤子《從小明理講誠信》,在州內外演出,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積極開展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活動,先后多次舉辦了全縣“三民”匯演、嗩吶大賽、鄉(xiāng)村民族文化藝術節(jié)等多種形式的民間文藝匯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壩村的苗族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fā)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擺手舞、草把龍、牛虎斗等民間藝術精品,成功舉辦了“官壩民俗文化節(jié)”活動,有力推動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物質 文化遺產 保護 傳承 工作情況 匯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wymoca.com/p-144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