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愛人》優(yōu)秀教案-仁者愛人》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仁者愛人》優(yōu)秀教案-仁者愛人(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仁者愛人》優(yōu)秀教案|仁者愛人
仁者愛人說是孔子仁學思想的核心內容,下面是我給大家?guī)淼摹度收邜廴恕穬?yōu)秀教案,盼望對你有關心。
《仁者愛人》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仁'的豐富內涵。
2、把握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歸納賓語前置的類型。
3、正確理解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孔子的"仁愛'與墨子的"兼愛'的區(qū)分
教學難點
1、歸納賓語前置的類型。
2、正確理解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教學方法
誦讀法、串講法。
教學支配
2課時
2、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論語》中關于"仁'的闡述有許多,《論語》共21,469個字,其中"仁'字消失 109次,這也就是說,《論語》中,平均十幾個字中就消失一個"仁'。回顧學過的部分,有關"仁'的闡述比如: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2章P9)
二、釋題
題目"仁者愛人'也是出自于《論語
3、》里的一章: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孔子是大訓練家,因材施教,樊遲是孔子的一個不怎么聰慧的同學,因此孔子用最淺顯的語言跟他講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愛人'。
三、文本探究
(一)"仁'的詳細內涵有哪些?
仁之本:孝悌(修身要務,德育為先,智育為后)(研讀1.6)
仁之則:忠恕
忠:盡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解讀6.30章)
恕:推已及人,仁愛寬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讀5.12章)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
4、無怨。' 《顏淵》
仁之上:圣(博施濟眾)(解讀6.30章)
(二)實踐"仁'的方法、途徑是什么?孔子自己是否達到"仁'?
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解讀6.30章)
(解讀5.26,10.17,7.9,15.42,9.106)(7.27)
仁的實踐:
1、"言志',體會三人的不同點。
引用朱熹的話:夫子安人,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
2、問人:重人不重財 細節(jié)描寫拓展
3、導盲:無微不至的關懷
分析其語言的平實與淺易,理解運用詳細微小的記述,真實地反映孔子對盲人的關懷。
5、
4、與有喪者側:尊崇禮
5、子釣而不綱:"仁'延長到自然是"愛物'
拓展:
求仁得仁(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
殺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15.8)
小結:仁者必愛人,愛人是仁者的活動,愛人者必能達到仁。
四、問題探討
(一)探討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禮',一方面又確定管仲為"仁者'。孔子為什么說管仲是一個仁者?這表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仁愛觀?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
6、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插入322章)(課文14.17章)
明確:管仲輔佐齊桓公用和平手段維護華夏統(tǒng)一,使人民免遭異族奴役。表明孔子的仁有一個很高的標準,即看一個人對.的貢獻,看他能否維護王權,愛惜百姓,而不是講小諒小信。關懷民生疾苦,始終是孔子的仁愛觀。
(孔子要比管仲小172歲,他誕生之時,管仲已經(jīng)去世90多年。齊桓公稱霸諸侯,是依據(jù)自身的實力,采納得當?shù)牟呗裕羲麄兊臎_突和紛爭,將諸侯們聯(lián)合在一起,避開了大規(guī)模內部戰(zhàn)斗的發(fā)生,整個過程都是打著周天子授權的名義進行的
7、,"一匡天下',從而維護了周王室搖搖欲墜的地位,延緩了周朝的解體。這是孔子最為稱道的。說管仲仁,也就是他輔佐齊桓公保住了周王室,維持了周朝的統(tǒng)一,維護了周禮。其次是管仲輔佐齊桓公做到了"攘夷'。當時生活在周王室及其諸侯國四周的戎狄勢力很大,常常騷擾和侵害周王室和中原,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威逼。齊桓公在管仲的策劃下,多次聯(lián)合諸侯打擊來犯的戎狄,使得華夏文明得以保存。這里強調的是華夏與狄戎之間的差別,強調要對抗狄戎以保全華夏文化,也就是保全周禮。尊王和攘夷的意義是同一的。其實孔子欣賞于管仲的,仍舊是那個根本的東西:克己復禮,盡管管仲在小處有失禮的地方。)
(二)探討2:同是相愛,孔子的仁愛
8、把孝悌視為根本,主見在"親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中庸)的基礎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愛則主見"兼相愛,交相利',說 "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的主見和孔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孟子說"墨子兼愛,是無父也'?
明確:孔子的仁愛是以尊尊親親為基礎的有差等的愛,依據(jù)遠近親疏,貴賤尊卑而有所區(qū)分,有先后厚薄之分。【孔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養(yǎng)民以惠,惠則足以使人。'
墨子的兼愛是取消等級差別的普遍之愛,這就破壞了嚴格區(qū)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級制度,所以孟子說墨子的兼愛是無父。
五、課外延長:"仁'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響
9、及意義
古: 微子、比干"仁人'。獻身國家,取義成仁。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愛國就是為大多數(shù)人而死。
譚嗣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的代表作《仁學》,就是追奉了孔子的"殺身成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繼光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今:李大釗、抗洪(畫面)。"仁人志士'"仁義之師'"仁愛之心'
意義:"仁'是愛人類,愛一切的"人道主義'境界。"四海之內皆兄弟'世界意識的形成(地球村)。
解放大量被壓迫、被奴役的行動都是"
10、仁'人道主義。
由于人類的破壞,自然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我們生存的地球正在經(jīng)受前所未有的考驗,這就越來越需要"仁'的思想。這也是為什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會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緣由。
當代中國的仁者: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畢生幻想消退饑餓的袁隆平,大山深處孤身支教的徐本禹,來自人群的"微塵'
"當仁而不讓',這是仁的鋒銳與張揚,仁,在我國古典文化中不僅僅是一個簡潔的道德概念,更是一個有著深刻內涵的,富有東方文化顏色的哲學命題。
六、歸納鞏固
1、賓語前置主要有幾種狀況:
第一種,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其次種,疑
11、問句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第三種,用"之'"是'來表示,"之'"是'充當復指賓語;
第四種,確定句介詞"以'的賓語前置。
2、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講信用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帽穿禮服的人和盲人時。(戴禮帽穿禮服)
堯舜其猶病諸:以為困難(意動)
使動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使站得住
己欲達而達人:使通達
敝之而無憾:即使使它們壞了也不要懊悔。(使它們破舊)。
老者安之:讓老年人安心。(讓老年
12、人安心)
為動用法
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為公子糾殉死)
3、特別句式
賓語前置
門人問曰:"何謂也?'
"吾道一以貫之。'我的學說用一個基本觀念貫穿著。
"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自殺在小山溝里而誰也不知道他們呢!
固定句式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 怎么樣。
看了"《仁者愛人》優(yōu)秀教案'的人還看了:
1.《石榴》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
2.《憫農(nóng)》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
3.《秋水》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
4.語文《掌聲》優(yōu)秀教案設計
5.《》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
6.《落花生》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
第 6 頁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