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三(上)期中語文測試題試卷
《2018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三(上)期中語文測試題試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三(上)期中語文測試題試卷(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8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三(上)期中 語 文 2018年11月 本試卷共8頁,150分??荚嚂r長15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機讀卡和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將答案紙和機讀卡一并交回。 一、 本大題共7小題,共26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7題。 材料一 魯迅先生曾說:“《紅樓夢》的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睋藙?chuàng)作原則觀察,紅樓女子們構成了一個各美其美的真實世界。其顯著特征有三——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紅樓夢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數(shù)女子特別是少女少婦身上的。每個年輕女子都擁有某種單向優(yōu)勢,卻沒有全能冠軍,是一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態(tài)勢。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適度的,不追求絕倫超群。就像作者借石頭之口所宣告的,他書中的女子沒有班姑蔡女之類的女性樣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癡”的尋?!爱悩优印?,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來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擁有的普泛的基礎的美。 特征三:紅樓女子的美,又是有個別性、互補性的。小才,有種種;微善,有種種;真性情,更有種種。單以真性情而論,可謂千姿百態(tài),呈現(xiàn)出中國文化人所喜愛的種種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著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則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著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較多地推重個性和自我。這種女子或活得灑脫(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銳敏(如黛玉、齡官),或性格剛烈(如直面戕害的鴛鴦、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諂”“不趨”“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覺承傳與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體恤他人,是對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積極內涵的認同與實踐。這種女子大都活得安詳(如李紈、麝月等),待人謙和(如薛寶釵、花襲人等),且品行堅韌(首推平兒,還有薛寶釵),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覺承傳與清醒高揚。 (取材于劉敬圻《<紅樓夢>的女性觀與男性觀》) 1.下列對材料一中加點字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不偏不倚”中的“倚”,讀音為yǐ。 B. “不矜不伐”中的“矜”,意為“自夸”。 C.“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筆是“丶”(點)。 D.“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漢書》作者班固。 2. 根據材料一,下列對紅樓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各美其美 B.都兼具任情之美與中和之美 C.美得適度 D.體現(xiàn)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薛寶釵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寫寶釵的冷性格,最為精彩的是寫她有一種莫名的病癥,需要服食一種名為“冷香丸”的藥。 從第七回制藥用藥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寶釵的天性并非真冷,她從娘胎里帶出來的是熱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總是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讓寶玉覺得她也入了國賊祿蠹之流,這正是熱的表現(xiàn)。“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分明也是熱毒。但她為人處事卻端莊大方,竭力掩蓋自己內心深處對榮華富貴的追求與迷戀,這樣就形成內熱外冷的分裂,變得十分世故?!袄湎阃琛钡囊饬x,是解熱毒的意義,也是治療內外分裂的意義。 這種解釋雖能自圓其說,但近乎苛評。我倒很欣賞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種見解。他的立場有所不同,對寶釵有一種理解之同情。 他說:“這藥丸可非同小可,是全書大悲劇的象征?!毖氣O是個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畢竟是個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樣,有生命激情,有愛戀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竭力掩蓋、壓抑自己的內熱,以至用“冷香丸”來化解自己的內熱。在封建道德觀的威懾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視為一種病,需要藥治。林黛玉的悲劇固然是悲劇,但她畢竟把自己的情感毫無掩飾地率性表露過、宣泄過,任自己的眼淚揮灑過、暢流過,而薛寶釵則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壓在心底,然后裝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對付那個虛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點綴品、犧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實際上是被封建道德專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寶釵的悲劇是對青春熱情自我壓抑、自我消滅的悲劇,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會規(guī)范而犧牲自身心性的結果。這種自我壓抑、自我消滅的悲劇,是更深刻的悲劇,所以胡菊人先生稱之為“大悲劇”。 以往的評“紅”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場上,太過強調薛寶釵是封建關系的維護者,而忽視了她是封建規(guī)范、封建理念的犧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則站在同情者的立場上,發(fā)現(xiàn)寶釵是一個不得不用冷香丸來冰凍青春熱情,又不得不帶著“冷人”面具去面對邪惡社會的人。 (取材于劉再復《紅樓人三十種解讀》) 3.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認為薛寶釵是大悲劇人物,下列說法不屬于其理由的一項是(3分) A.只能用假面對付虛假的世界 B.把生命激情視為疾病 C.內熱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D.不曾像黛玉那樣率性 4. 根據材料二,下列與“冷香丸”有關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曹雪芹創(chuàng)造出以“冷香丸”治療寶釵的“熱毒”,是一種精彩的寫法 B.“冷香丸”所解“熱毒”,“病癥”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為人端莊 C.有人認為,“冷香丸”有治療內熱外冷分裂性格的意義,對寶釵有益 D.有人認為,“冷香丸”是壓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實心性的,對寶釵有害 材料三 薛寶釵多年來蒙冤最甚的便是說她“奸”。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有人以此相責,說寶釵“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給人送東西,有時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們應看到,她的動機是復雜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時譽,籠絡人心”。其實這說法有可商榷之處。 比如,說她破壞寶黛愛情,覬覦寶二奶奶的位置,甚至還為此耍了陰謀——移禍黛玉。我承認,寶釵是有缺點的。但讀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見,實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則不難發(fā)現(xiàn),指斥其“奸”過于嚴苛。那日正值芒種,寶釵與鳳、紈、迎、探、惜等在園中玩耍,因獨不見黛玉,故去瀟湘館找她。由于忽見寶玉進去怕自己也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來。這恰好證明她心地純正,不存妒忌之念。接著見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撲起來,又證明她當時并無醋意與不快。這時聽見亭內紅玉與墜兒說話,寶釵認為“奸淫狗盜”,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統(tǒng)觀念,實不足取,但她裝著追尋黛玉,卻是彼時彼境合乎實情之言。人們情急之下做出的反應往往與當時正在進行的事有關。寶釵當時就是為找黛玉而來,因此,說尋黛玉實在是最正常不過的。畢竟,處境窘急,脫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釧自殺的問題上,寶釵說她“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確實是無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說她將自己兩套新衣拿來給金釧裝裹,是為了對照貶損黛玉,實在有失偏頗。因為黛玉“素日是個有心的”之類的話是王夫人所說,且寶釵歷來心胸寬大,從不計較瑣事,連庭院花木、房間布置、衣服首飾等都不大講究,所以在姨媽精神上承受巨大壓力這一情境之下,她主動提出此議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寬慰王夫人時說的一席話,除了表現(xiàn)其驚人的無情外,確實有討好巴結之嫌,但也僅僅是嫌疑而已。因為人們?yōu)榱税参坑H人、朋友,有時會說一些減輕其責任的話,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實的判斷,只能說有討好之嫌。斷言其“奸”,并無鐵證。 曹雪芹正是這樣以嚴重缺點、微妙處境和幾處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寶釵形象復雜化,從而增加了對人物釋讀與評價的多種可能性,拓寬了審美的藝術空間。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5. 根據材料三,下列證明寶釵不“奸”的理由中,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3分) A.認為金釧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話語,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討好人 B.擔心紅玉與墜兒懷疑自己,便假裝是在追黛玉,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應 C.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給金釧裝裹,是為了給王夫人減壓,不是為了貶損黛玉 D.去瀟湘館尋黛玉,因見寶玉進去怕有不便,便沒有前往,可見她不存妒忌 6. 對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的評價,歷來眾說紛紜。請綜合以上三則材料,概括說明造成對寶釵的評價眾說紛紜的原因。(5分) 7.人物的復雜性是指文學作品中某個人物形象有豐富的釋讀和評價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寶釵就是一個復雜性人物。請從《紅樓夢》《吶喊》《邊城》《老人與?!贰镀椒驳氖澜纭贰都t巖》這六部作品中任選一個人物(寶釵除外),結合作品中的相關內容,談談你對該人物復雜性的理解。(8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 聽雨堂記 乙未,中郎①令吳,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隱,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懷子由②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聽雨”。十月,予往吳省之,見而嘆曰:“吾觀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顛沛流離之際,室家妻子瀟然不在念,而獨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風雨之感無日無之,乃竟不得與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骯臟③好盡,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則可以隱。夫孰有子瞻與子由兩相知者?以兩相知之兄弟,而偕隱于山林,講究性命之理,彈琴樂道,而著書瑞草、何村之間,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違性乖質,以戰(zhàn)于功名之途,卒為世所忌,幾至于死。彼黃州之行已矣,元祐初,既得放歸陽羨,當此時,富貴功名之味,亦既嘗之矣;世路風波之苦,亦既歷之矣;己之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見矣,肱已九折矣?;蛘凶佑芍脸?,或移家至許,或相攜而歸,使不得遂其樂于中年者,庶幾得遂于晚歲,亦奚不可。胡為乎招即來,麾即去,八年榮華,所得幾何?而飄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島之中,瀕海相逢,遂不得與子由再見,此吾之所不曉于子瞻者也。夫人貴自照。陶潛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剛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學陶,夫不學之于少,而學之于老,是賊去而彎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愛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無兄,子由無弟,其樂尚減于吾輩。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獨吾觀兩兄道根深,世緣淺,終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內寬而外激,心和而跡孤,尤與山林相宜。今來令吳中,令簡政清,了不見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豈有鑒于子瞻之覆轍,彼所欲老而學之者,中郎欲少而學之乎?如是則聽雨之樂,不待老而可遂也,請歸以俟。 (選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釋】①即袁宏道,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②蘇轍在《<逍遙堂會宿二首>并引》中寫道:“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于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雹垠a臟:亦作“抗臟”,高亢剛直。 8.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庶幾得遂于晚歲 庶幾:或許,大概 B.子由之狷介寡合 狷介:潔身自好 C.皆非治朝也 治朝:治理朝政 D.相愛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不啻:無異于,不亞于 9.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 B. 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隱 而獨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 或可以免于功名 而乃違性乖質 乃竟不得與子由相聚也C. D. 其樂尚減于吾輩 乃欲學陶 豈有鑒于子瞻之覆轍 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是賊去而彎弓也 這就像在盜賊離開后把弓折斷啊 B.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 C.陶潛之可仕而不物 陶淵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卻不受外物牽絆 D.扁其退居之堂曰“聽雨” 為自己的閑居之所題寫匾額“聽雨” 11. 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5分) 今來令吳中,令簡政清,了不見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 12. 閱讀第一段和注釋②,用自己的話回答“子瞻懷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內容。(4分) 13. 文章結尾說袁氏三兄弟的“聽雨之樂”不待老年就可實現(xiàn)。根據文意概括作者這樣說的理由。(5分)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7題。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宮①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 避時不獨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幾春,采花食實枝為薪。 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聞道長安吹戰(zhàn)塵,春風回首一沾巾。 重華③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 【注】①望夷宮:秦國宮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居于商山的四個隱士。 ③重華:指傳說中上古時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領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華。 14.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首句化用“指鹿為馬”了這一典故,此句寫出了統(tǒng)治者的荒謬無道。 B. “春風”一句表達了桃源中人聽聞外界戰(zhàn)亂不斷,不勝悲慨,淚落沾巾。 C. 詩中五六兩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狀態(tài),表現(xiàn)了隱居生活的艱苦和辛酸。 D.本詩是從桃源中人的角度敘述的,而《桃花源記》是從漁人角度敘述的。 15.下列各項詩句不屬于對桃花源中的景色進行直接描寫的一項是(3分) A.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陶淵明《桃花源詩》) B. 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韓愈《桃源圖》) C. 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蘢開五云。(劉禹錫《桃源行》) D.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王安石《桃源行》) 16.本詩最后兩句“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意蘊深遠。請結合詩中相關內容,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 17.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四選三)。(6分) ①王勃《滕王閣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用了庾信《馬射賦》中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②《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仙人們衣冠華麗。行為飄逸瀟灑,降臨人間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③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 。《前赤壁賦》 ④然力足以至焉, , 。 《游褒禪山記》 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題。 把他送到樹上去① ——《樹上的男爵》讀后 ①卡爾維諾在仰望一片茂密的樹林時,發(fā)現(xiàn)粗壯雜亂的樹干酷似一條條小路,樹干之路幽暗、彎曲,當它們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種神秘的難以勾勒的旅程也在空中鋪展開來。是光線的旅程?是昆蟲、苔蘚或者落葉的旅程?許多從事文學和繪畫創(chuàng)作的人都可能產生諸如此類的聯(lián)想,但卡爾維諾獨具慧眼,他看見了別的,他在樹上看見了一個人和他的家園。那個人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去,樹上跳動的人影,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所謂靈感來了,很多時候說的是人物來了。 ?、谟袀€人爬到樹上去,不是為了狩獵和采摘,不是孩子的淘氣,是為了在樹上生活!讀者無法忘記《樹上的男爵》這部小說,其實是無法忘記一個人爬到樹上去生活。爬到樹上去的柯西莫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這樣的人物設置至今令人震驚,它在文學史上閃著寶石般的光芒。 ?、邸稑渖系哪芯簟烦霭嬗?957年,距離卡爾維諾的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徑》發(fā)表正好是十個年頭,與他的另一篇精彩絕倫的作品《分成兩半的子爵》則相隔五年時光。 ④對于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來說,青壯年期的十年時光應該是一段河流般奔涌的創(chuàng)作史,可以泛濫成災卻不允許倒流,而卡爾維諾似乎是在斜刺里奪路狂奔,背叛自己的同時也脫離了保守的意大利文學大軍。卡爾維諾脫穎而出之時正是意大利二次大戰(zhàn)的瘡疤漸漸結痂之時(他早已在《通向蜘蛛巢的小徑》中觸及了那塊潰爛時期的瘡疤),戰(zhàn)爭年代他在破敗的街道和酒館中體會意大利的悲愴,和平年代里有閑適的心情觀察祖國意大利了,結果他從樹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祖先。從開始創(chuàng)作就這樣,卡爾維諾善于讓人們記住他的小說。五年過去后意大利貧窮而安詳,卡爾維諾寫出了《分成兩半的子爵》,單就人物設置來說,已經拋棄了人們熟悉的模式。 ?、菔赀^后,《樹上的男爵》應運而生,令人震驚的卡爾維諾來了。他幾乎讓一個傳統(tǒng)的小說世界都閃開了。讓親人們閃開,讓莊園閃開,甚至讓大地也閃開,讓一棵樹成為一個人的世界,讓世界拋棄孤獨者,也讓孤獨的人拋棄他人的世界。這是五十年代卡爾維諾對小說人物的設想,也是他文學生涯中一次最決絕而勇敢的小說實踐。 ⑥少年男爵柯西莫可以為任何一個借口爬到樹上去,不一定是為了拒絕吃蝸牛。反叛與拒絕在文學作品中的例子和實際生活中一樣多,但卡爾維諾是處心積慮的,爬到樹上去,爬到樹上去——這聲音是圣潔的,也是邪惡的,是人們能聽見的最輕盈也最沉重的召喚。不僅僅是為了反抗,也不是為了叛逆,當一個孩子任性的稚氣的舉動演變成一種生存的選擇之后,這個故事變得蹊蹺而令人震驚起來。讀者們大概都明白一個不肯離開樹頂?shù)纳倌晟砩想[藏著巨大的哲學意味,但每個人也都為卡爾維諾驚世的才華捏了一把汗,他怎么讓這出戲唱完呢?柯西莫將在樹上干些什么?柯西莫會不會下樹?柯西莫什么時候下樹?(大家都明白,柯西莫下樹,小說也該結束了。) ?、呖柧S諾不讓柯西莫下來,柯西莫就下不來??挛髂跇渖系纳钜蕾囉谧骷翌B強的想象力和近乎殘忍的幽默感。如果說,柯西莫在樹上與鄰居家女孩薇奧拉的糊涂的愛情還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他在樹上與強盜布魯基的交往進而產生友誼卻讓人猝不及防。布魯基強迫柯西莫給他找書看,而且不允許是無聊的書,他最后被捕的原因也是為了一本沒看完的書,最奇妙的是布魯基臨刑前還關心著書中主人公的下場。 ⑧卡爾維諾放大了柯西莫的樹上世界,這個人物便像樹一樣長出許多枝條,讓作家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柯西莫在樹上走來走去,從十二歲一直走到年華老去?!扒啻涸诖蟮厣洗掖叶^,樹上的情形,你們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墜落的:葉片,果實??挛髂兂闪死先恕!崩狭说哪芯粞刂鴺渖系氖澜缫恢弊叩竭b遠的森林中,親歷了戰(zhàn)爭,最后見到了拿破侖。小說結尾挫傷了讀者的熱望和善心,柯西莫沒有回到地上來,垂死的柯西莫最后坐上了熱氣球……小說以奇跡開始,以奇跡結尾。 ⑨最洶涌的藝術感染力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有時候它的發(fā)源就這么清晰可見:樹上有個人。在我看來,《樹上的男爵》已經變成一個關于生活的經典寓言,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課堂式的問題,你覺得是哪一步棋造就了這部偉大作品的勝局?如果有人問我,我會這么回答:就是一步險棋,險就險在主人公的居所不在地上,而在樹上。 ?、饪偸怯X得卡爾維諾優(yōu)雅的文字氣質后隱藏著一顆殘酷的心,細細一想便豁然開朗:有時候一個作家就是統(tǒng)治人物的暴君,對待柯西莫這樣的人,放到哪兒都不合適,干脆把他送到樹上去! (取材于蘇童的同名文章) 【注釋】①本文發(fā)表在《小說選刊》中的“小說課堂”欄目??柧S諾(1923—1985),意大利作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積極參加反法西斯斗爭,戰(zhàn)后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18.下列括號內的詞語替換文中加點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脫穎而出(粉墨登場) B.應運而生(順勢而為) C.追本溯源(緣木求魚) D.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標題“把他送到樹上去”,形象概括了《樹上的男爵》在人物設置上的突出特 點,也體現(xiàn)了本文與眾不同的評論角度。 B.《樹上的男爵》寫的不是簡單的反叛與拒絕的故事,而是關于生活的經典寓言,其 中包含了卡爾維諾對人類生存哲學的深刻思考。 C.“寶石般的光芒”“精彩絕倫”“處心積慮”“近乎殘忍”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對 卡爾維諾的作品贊賞之中不乏批評的態(tài)度。 D.第⑧段“小說結尾挫傷了……坐上了熱氣球”這句話,通過寫讀者閱讀期望的落空, 高度評價了《樹上的男爵》結尾獨具匠心。 20.根據第①段內容,簡要回答哪些因素促成了柯西莫這個形象的產生。(4分) 21.從第④段看,卡爾維諾的小說創(chuàng)作有哪些特點?(4分) 22.第⑤段說“令人震驚的卡爾維諾來了”,根據文意概括卡爾維諾“令人震驚”的原因。(5分) 23.本文的語言表達富有特色,請對第⑥段畫線語句進行賞析。(5分)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4.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把他送到樹上去》一文說“有時候一個作家就是統(tǒng)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對其作品中的人物命運擁有絕對的操控權。請從甄英蓮(香菱)元宵節(jié)被拐(《紅樓夢》)、孫蘭花嫁給了王滿銀(《平凡的世界》)、桑提亞哥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老人與海》)中選擇一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要求:情節(jié)符合原著,分析自圓其說。 ②孔子學院是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交流機構。如果從以下《論語》名句中選擇一句,寫入孔子學院的宣傳冊,你會選擇哪一句?請說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條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鄰。 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夠和讀者傾心交談,他們最想講述的會是哪一個場景呢?請從單四嫂子(《明天》)、儺送(《邊城》)、華子良(《紅巖》)中選擇一位,以該人物的身份,講述他(她)自己經歷過的一個難忘的場景。要求:依據原著,符合講述者身份,語言生動。 25.作文(50分)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改革開放,讓很多東西或誕生,或成長,或改善,或豐富……它將很多東西引進來,又讓很多東西走出去……這一偉大國策,賦予一個古老民族無窮的活力和無盡的挑戰(zhàn)。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1)我們每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受益者或訴求者。 “吃過麥當勞,看過好萊塢,玩過迪斯尼——我比我爸小時候強!” “越來越多的同學上名校了,還能在網上選不同學校的課來聽,雖然辛苦,也不乏快樂。” “與其坐等國家分配,不如學著自主創(chuàng)業(yè),趁著年輕,我想試試……” “下崗時我哭過,可生活還得繼續(xù)。也許我今天只是個打工仔,明天就可能成為持股人……” “過去是商店賣什么咱就得買什么,什么時候咱想買什么商店就能賣什么啊?” “坐公車、逛公園、進博物館都不花錢了;有點兒小毛病,社區(qū)醫(yī)院就解決了??彀耸畾q了,明天還能盼點兒什么?” …… 這些話,說出了普通百姓的故事,道出了普通百姓的心聲。請以“改革開放中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為副標題,主標題自擬,寫一篇記敘文。要求:可寫實,可想象,有敘述,有描寫。 (2)作為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讀了下面六句話,你對這場關系到國運、人生的變革有著怎樣的感觸與思考? ①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 ③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④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魯迅) ⑤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鄧小平) ⑥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習近平) 請以“寫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為副標題,主標題自擬;并以上述兩到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機關聯(lián),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自選角度,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語文試題答案 1、D 2.B 3.C 4.B 5.A 8.C 9.B 10.A 11.(6分)參考譯文:現(xiàn)在來吳縣擔任縣令,政令簡明、政治清平,全然不見他處理政務的繁忙,但是他心中常常好像并不快樂。 【評分標準】“令吳中”“令簡政清”“了”“繁”“其中”和“不自得”,翻譯正確,各1分。 12. (4分)參考答案:蘇軾與蘇轍從小“未嘗一日相舍”的兄弟情深(1分);長大及游宦四方后,希望團聚、重享“夜雨聽蕭瑟”(1分)的閑居之樂(1分);宦途多年,兄弟沒能相聚的遺憾(1分)。 13.(5分)參考答案:袁氏兄弟間的情感不亞于蘇氏兄弟;袁氏三兄弟的天倫之樂勝過二蘇;作者(袁中道)沒有仕途之累;兩位兄弟不是功名之人;對蘇軾兄弟的覆轍有所鑒戒。 【評分標準】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14.(3分)C???? 15.(3分)D 16.(6分) 要點一:對無道統(tǒng)治者的痛恨、批判。 要點二:對賢明君王的渴望、期盼。 要點三:對歷代百姓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17.略 18.(2分)D 19.(3分)C 20. (4分)答案要點: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豐富的聯(lián)想;獨具慧眼(獨特的視角);長期的醞釀(等待);突發(fā)的靈感。 【評分標準】答出任意四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21.(4分)參考答案:勇于突破模式、超越自我(1分),熱切關注和反映民族苦痛(2分),人物設置拋棄了人們熟悉的模式(1分)。 22.(6分)答案要點:徹底拋棄傳統(tǒng),進行最決絕而勇敢的小說實踐;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設計的故事情節(jié)寄寓了作家的哲學思考;具有超乎常人的豐富的想象力。 【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23. (5分)參考答案:這一組問句引出了小說的情節(jié)線索(1分),以《樹上的男爵》構思和創(chuàng)作的艱難(1分),贊美卡爾維諾具有驚世的寫作才華(1分);這樣連續(xù)發(fā)問,形成懸念(1分),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乙未年(萬歷二十二年),中郎做吳縣縣令,念及我們兄弟三人有的出仕、有的隱居,分散在四方(不能相見),就取蘇軾思念蘇轍之意,為自己的休息閑坐之所題寫匾額“聽雨”。這一年的十月,我去吳縣探望他,見到聽雨堂后(不由)感嘆道:“我看蘇軾為官四十多年,在顛沛流離之時,家室妻子全然不顧念,卻唯獨沒有一刻能忘記蘇轍,對兒時兩人風雨對床的人生樂趣的感念,沒有一天沒有的,可是最終他也沒能和蘇轍相聚。 唉!宋朝自宋仁宗以后,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時代。蘇軾高亢耿直,無所保留地進諫忠言,蘇轍潔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他倆都有隱居山林的風骨氣度,(本質上)不是迎合世俗謀取功名之人。古代的君子,有一個人了解他,就可以隱居了。何況蘇軾、蘇轍兩人互為知己?兩個互為知己的兄弟,一起隱居山林,講究性命之理,彈琴論道,在瑞草橋、何村中著書,恐怕也不會太寂寞吧??墒撬谷贿`背本性,在功名仕途上努力,最終被世人嫉妒,幾乎處于死地。那黃州之行也就罷了,元祐初年得以回到陽羨,在那時,富貴功名的滋味已經嘗過了;世路坎坷的苦楚,也經歷過了;自己的為人,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也大約可見了,可謂歷經磨練而富有經驗了?;蛘哒刑K轍到常州,或者搬家到許昌,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鄉(xiāng),讓不能在中年實現(xiàn)的樂趣,在晚年實現(xiàn),也不是不可能的。為什么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八年之間,榮華富貴得到了多少呢?結果是被貶謫惠州、儋州,飄零寂寞,最終不能與蘇轍相見。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方。人貴在自我了解。陶潛可以做到出仕卻不為外物所役(而辭官),是因為他性情剛毅啊。子瞻被貶到海南以后才想學陶淵明,他不在年輕的時候學,卻在老年的時候學,這和賊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彎弓射箭是一樣的。 現(xiàn)在我們兄弟三人,相親相愛的程度不亞于子瞻和子由。子瞻沒有哥哥,子由沒有弟弟,他們的快樂要比我們兄弟三人少。然而我福薄,或許可以免于功名。只是我看兩個哥哥修道的根基深,俗世的緣分淺,終究不是功名之人。而且中郎心胸寬廣而外顯激切,心態(tài)平和而行跡孤傲,尤其適宜隱居。現(xiàn)在在吳縣擔任縣令,政令清簡,全然不見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樂。莫非從子瞻的覆轍中有所鑒戒,子瞻想在年老的時候學陶淵明,而中郎想要在年輕的時候學陶淵明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兄弟對床聽雨的快樂,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實現(xiàn)了,請讓我回去等待這一天。 9 / 9-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 北京 教育學院 附屬中學 期中 語文 測試 試卷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wymoca.com/p-154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