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語文 《學以致其道》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之《論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中語文 《學以致其道》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之《論語》(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語文 《學以致其道》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之《論語》
一、導入:
幾千年前,一位偉人面對學生教育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相信大家對這位偉人并不陌生,他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被聯(lián)合國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的孔子,其門下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桃李遍天下,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與老先生作一個面對面的交流,聆聽他的教誨,學習他的道義。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學以致其道》這篇文章。
二、解題:
文章標題為“學以致其道”,請一位同學談談標題的含義。
(“學”就是學習,“致”就是獲得,“道”就是道義,“以”相當于“來”,這樣整個標題就是“
2、通過學習來獲得他所追求的道”)。什么是“道”?這里有幾種解釋,你覺得哪種理解比較好:(1)道路(2)途徑、規(guī)則(規(guī)律、規(guī)范)(3)道理(學說、真理)(4)技巧(方法)等,(這里應該作道理、道義比較合理)。通過對標題的分析,我們知道這是一篇談學習問題的文章,對于“學習”,孔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文章,聆聽他那睿智的言語。
三、朗讀全文,思考:
1、在這篇文章里涉及的人物有哪些?能否作一個分類?
2、對于“學習”,孔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談了關于學習的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四、內(nèi)容講析
(一)、解決第一個問題:
人物分類:學生----------
3、---------子夏、樊遲、子貢、子禽、子路
國君、重臣----------魯哀公、衛(wèi)公子朝
孔子
(二)、解決第二個問題:
請同學選擇其中一則,先朗讀,再來談談在這則中孔子闡述了對學習的哪些見解?教師順便對其中的字詞作些點撥。
1、第1則19.7、第2則14.24、第5則6.13都是談學習的目的。
(1)第1則19.7:這則談的是學習的目的,君子學習的終極目的是獲得道,而要到達道的境界,就要通過學習這種方式來實現(xiàn),因此學習是到達道的一種途徑。這和百工之人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所以孔子在《學而》中提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
4、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第2則14.24:這則談的也是學習的目的,通過對比的方式,揭示古人學習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端正與充實自身。而今天的一些人學習是為了炫耀自己,把學習當作向別人賣弄的事,這里對今人的做法提出了指責,正由于今人的這種功利做法,才使孔子更加重視學習。
(3)第5則15.32:君子學習的結果是要成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那么什么是君子儒與小人儒呢?教師適當作些解釋,君子儒是指那些地位高貴、通曉禮法、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則反之。
2、第3則15.32、第4則13.4、第7則1.7、第9則2.16談學習的內(nèi)容。
(1)第3則15.
5、32:君子要學習的是道義,而一般人學習的是技藝,這是孔子對君子提出的一種高標準高層次的要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yōu)則仕”,因此君子擔憂的不是貧窮吃不上飯,而是擔憂道義學不到手。
(2)第4則13.4:在孔子時代,接受教育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實行統(tǒng)治的知識分子,而不是為了培養(yǎng)勞動者,因此他在這則里指出,在上位者,不需要學習那些種菜種莊稼的知識,只要學習“禮、義、信”就可以了,所以當樊遲提出學稼學圃的時候他說樊遲是“小人”。這里并不是說孔子看不起那些種菜種莊稼的人,而是孔子對君子學習內(nèi)容的一種更高的要求。
(3)第7則1.7:孔子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
6、學問好不好,不在于看他的文化知識怎樣,而在于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tǒng)倫理道德,如果他做到了“孝、忠、信”,那么“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則提出學習的內(nèi)容是“孝、忠、信”。
(4)第9則2.16:提出君子不能攻治雜學邪說,這是一種禍害。要學就要學道義,學正道,不能學習旁門邪術,這樣會害人害已的。
3、、第6則1.14、第8則6.3、第10則7.20、第11則19.22、第15五則2.17談學習的態(tài)度。
(1)第6則1.14:指出君子不應有追求那種物質享受的欲望,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要勤勉做事,要時時反思,向有站道之人看齊,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
7、自省也”,要重在塑造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
(2)第8則6.3: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成為好學者是因為他能夠做到“不遷怒。不貳過”,不把怒氣發(fā)泄到別人身上,沒有犯相同的兩次錯誤,很有涵養(yǎng),只有這種學習態(tài)度,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成為好學者。
(3)第10則7.20:孔子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之人,他在這則里總結了他自己學習與修養(yǎng)的特點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孔子為了鼓勵自己的學生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4)第11則19.22:“圣人無常師”,孔子能學成這種文武之道,在于他的這種學習態(tài)度,他不恥下問,虛心好學,學無常師,所以能博采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
8、。
(5)第15則2.17:在這則中,教師明確地教育學生對待學習要要正確的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只有實事求是,虛心好學,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4、第12則1.10、第13則19.6、第14則3.15談學習的方法。
(1)第12則1.10:在這則里,孔子為人處事的品格是通過弟子的對話而描述出來的,孔子為什么能每到一個國家就知道那個國家的政事?他有他的方法,只要你做到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那么你自然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學到很多知識。這就是學習的方法。
(2)第13則19.6:這則提出了學習的方法:要廣泛地學習,切實地提問,踏實地思考。
(3)第14
9、則3.15:寫出只有虛心向人請教,不恥下問,就能懂得很多知識,在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對禮的一種恭敬態(tài)度,雖然他對禮已經(jīng)懂得了很多,但是他還是要不斷在問不斷在學。
5、小結一下:通過剛才的了解,我們知道了在這一篇中孔子對于“學習”問題確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的內(nèi)容涉及到:
學習的目的---------第1則19.7、第2則14.24、第5則6.13
學習的內(nèi)容---------第3則15.32、第4則13.4、第7則1.7、第9則2.16
學習的態(tài)度---------第6則1.14、第8則6.3、第10則7.20、第11則19.22、第15五則2.17
學習的方法--
10、-------第12則1.10、第13則19.6、第14則3.15
(三)你喜歡這里的哪一則?請簡要闡述自己的理由。
(四)你覺得孔子的哪些見解值得借鑒(或對今天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如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等等。
(五)從這篇文章中除了你讀到孔子對學習提出的一些見解外,你還讀出了什么?
如孔子的為人,孔子對弟子的教育方法,孔子當時的一些社會現(xiàn)狀等等。
五、總結:通過時空隧道,我們看到了一個智者的光輝形象,讀到了他那些充滿著睿智的語言,今天在這樣的一個大好環(huán)境下,我們更加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好好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為將來成為有用之才而不懈努力。祝同學們學業(yè)有成。
六、作業(yè):對文中的字詞稍作歸類。